人事政策

师资管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事政策 -> 师资管理 -> 正文

浙江传媒学院“1366人才工程”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2017-11-15   点击量:

浙江传媒学院“1366人才工程”实施办法

(浙传院〔2017〕96号)

为加大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增强学校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学校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办学水平和层次,根据《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传媒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浙江传媒学院“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坚持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造就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切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坚持以用为本原则

把充分发挥人才自身作用作为学校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是否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以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为标准,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条件,努力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才。

(三)坚持分类指导原则

突出学校特色,科学制定和实施人才工程,明确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类别人才队伍特点及学科、专业特长。

(四)坚持质量优先原则

在实现学校人才队伍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坚持把人才质量建设作为人才工作重点来抓,注重引进和培育“高精尖缺”人才,形成一定区域和特色领域内的人才竞争优势,提升学校人才综合实力。

三、建设目标

“1366人才工程”指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形成不少于10名在国内学术界或业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名家和创作名人队伍,引领部分学科建成国内一流水平;引进和培育不少于30名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创作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引领学科、课程建设和艺术精品创作;支持和培养不少于60名潜心教学科研创作的骨干人才,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不少于6个优秀传媒双创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学术文化精品工程。

四、人才工程支持体系

“1366人才工程”由“领鹰人才工程”“强鹰人才工程”和“飞鹰人才工程”组成,旨在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引进和培育学术名家、创作名人和教学名师。

(一)“领鹰人才工程”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在国内学术界或业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名家和创作名人,带动一批有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探索“带头人+骨干+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培育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群体和团队。重点实施“浙传学者特聘教授计划”“传媒双创团队建设计划”“领鹰人才支持计划”。

1.“浙传学者特聘教授计划”

聚焦国家重点科研领域、学校一流学科发展方向、重点科创平台设置“浙传学者”特聘教授岗位8个左右,面向海内外公开遴选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学术前沿的学科带头人,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2.“传媒双创团队建设计划”

以一流学科、重点科创平台为依托,对从事国家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重点领域前沿研究、具有良好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并已取得突出业绩或具有明显潜力的6个左右团队给予重点资助,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3.“领鹰人才支持计划”

根据一流特色学科建设需要,遴选10名左右在学术或艺术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取得重要成果的中青年学者,支持其开展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以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入选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人才工程,获得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奖项。

(二)“强鹰人才工程”着眼于培养和支持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和教学名师开展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使其进入省部级人才工程;支持具有较好文学艺术创作能力和成果的创作型人才师从文艺名家提升创作实践能力和水平,获得省部级重要文艺奖项。重点实施“强鹰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驻校文艺名家计划”。

1.“强鹰人才支持计划”

遴选15-20名左右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给予资助,支持其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科研任务,为培养其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进入省部级重要人才工程储备人才。

2.“教学名师培养计划”

围绕教学名师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遴选5-10名左右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支持其作为教学带头人带领课程组做好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培养其成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

3.“驻校文艺名家计划”

通过实施“驻校文艺名家计划”吸引本领域国内外具有较高声望或影响的文艺名家来校短期工作,同时遴选5-10名左右有较强文学艺术创作能力和发展潜质的创作型教师,支持其师从驻校文艺名家共同开展艺术创作、作品展演、人才培养等活动,培养其成为业内知名的优秀文艺人才。

(三)“飞鹰人才工程”着眼于培养优秀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重点实施“飞鹰人才资助计划”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骨干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教师队伍学历学位提升计划”。

1.“飞鹰人才资助计划”

遴选50名左右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给予资助,支持其开展有创新性构想、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研究和创作,为培养其成为学术带头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2.“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遴选20名左右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青年教师,以教学技能培训、教研活动等为主要方式,支持其参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赛事,逐步完善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机制,全面推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3.“骨干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

加大力度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主要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省地方合作项目及我校自主选派项目等,每年选派20名左右教师到国(境)外进行研修,到2022年底,使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5%。

4.“教师队伍学历学位提升计划”

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同时支持本校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师从知名专家学者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2022年底,使我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50%。

学校对入选“1366人才工程”人员将在人才津贴、团队组建、学术休假、导师配备、访学研修、办公场地等方面提供分层次、分类别和有针对性的支持。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1366人才工程”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各项子计划由相关职能部门分别牵头组织实施。“浙传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领鹰人才支持计划”“强鹰人才支持计划”“飞鹰人才资助计划”“骨干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教师队伍学历学位提升计划”“驻校文艺名家计划”由人事处牵头组织实施;“传媒双创团队建设计划”由科研与创作管理处牵头组织实施;“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实施。各牵头单位要根据本办法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负责组织遴选、聘用、合同签订、年度检查和聘期考核以及考核结果使用等工作。

(二)强化二级学院主体作用

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放,强化二级学院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基本职责,落实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在人才吸引和遴选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术机构的咨询和评议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落实定编定岗定责,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责任考核;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健全二级学院“一把手”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

(三)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积极改革科研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以各级各类科创平台为载体,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扶持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双创团队与学术群体;教师高级岗位资源配置要向一流学科、优秀团队倾斜,并在优秀团队建立更加灵活的人员聘用制度,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聘请教师;探索建立具有浙江传媒学院特色的“人才特区”制度。

(四)改革人才评价机制

逐步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高水平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严把人才遴选质量关,注重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科研创作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实施人才分类管理,建立以教学、科研、创作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

(五)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可持续增长的薪酬机制,收入分配政策要向重实绩、重贡献转变;积极探索学校资源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探索对拔尖创新人才实行年薪制或协议工资制;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要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要进一步强化聘期考核,规范合同管理。

(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

学校要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并设立“1366人才工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程顺利实施;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二级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加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人才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人才工作软环境建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氛围;通过各级各类校内外媒体,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人才资源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形成鼓励和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浙江传媒学院

2017年11月15日



相关链接

|

人社部 教育部 人社厅 教育厅

版权所有:浙江传媒学院人事处        通讯地址:中国·浙江·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        邮编:310018